光遇身高机制解析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光遇 身高表 光遇身高机制解析

光遇身高机制解析

2023-08-12 02:18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骄宝的光遇小店光遇游戏人物身高公式

众所周知,光遇游戏人物的身高受Scale值和Height值共同影响,S值固定不变,决定身高上下限,H值可使用重塑魔法随机改变,变化范围-2至2,影响当前身高。至于身高的高度单位,以及身高的具体算法是什么,官方并没有公布,只公开了一些说明,详情参考末尾的引用,其他的就由我们广大的光之子们推敲啦。

关于身高计量,网传有13分和14分两种高度划分,使用号作为单位,数值越小身高越高。刻度表的制作者未知,人才。要是作者能看到这,期望能联系我,我很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这么分,怎么分的。身高算法有:1,身高=7.6-8.3×S-3×H,线性算法。由微博@startup-z提出,目前采用最广,最被认可的身高算法。2,身高=2×S+H,离散的区间划分,由B站@lea笠鸦提出,也是一种很不错的身高划分算法。

我是圣岛季末出生的,自然地接受了当时广泛流传的14分以及1算法。我作为玩家来讲,这俩够用了,然而在我测上万个号的过程中,不少玩家跟我说:我曾经赌到过0号,为什么测的最高2号,或者说:我目测明明是1号怎么测的2号等等N多说法。我很想说,要是不准,我当场叫我家猫把手机吃了。可是我不能这么说,因为说到底,虽然S和H值准确无误,但身高值的准确度我也不知道有多高。

身高测量准不准这个问题,个人认为,如果没有标准,谁都很难证明自己目测得准不准,自己的算法准不准。如果非要较真,(1)先来看看刻度表,图1。数像素,在我电脑里,0刻度线中线像素y坐标1025,14刻度线中线y坐标616,14号刻度线宽度7,7/((1025-616)/14)= 0.23960880195599。刻度线的宽度都0.2左右了,怎么目测怎么算,才能精确到0.3以内?(2)其次我们看目测参考指南(指南在最末尾),我多次严格地按照步骤目测,结果或多或少都会有差别,人物站的位置,视觉角度稍微有差别,或者叠图重合度不够高,偏差都比较明显。谁要是目测和叠图高手或者有更好的目测方法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,急需。(3)大部分身高的人物默认姿势,腿不并拢站直,越高的越明显;而矮个子腿并拢且直一些,脚底板平整。那目测的时候,这两者的身高怎么算?(后文有详细展开讲这点)。

图1: 14分身高刻度表

那怎么办?猫说,我不想吃手机。行吧,我们深入一点看看。

Scale,Height,谷歌翻译,比例,高度。

我们先分析Scale值,看Scale和人物大小比例的关系。验证方法:1.修改S和H值,H值固定为0,改变S值,2.目测,3数据分析。修改S和H值??,别慌,能改的,只是在自己的视角里。旁观者视角,人物大小是不变的,只是整体下沉或上升。我这里假设我改值的人物大小及形状,和真正拥有该S和H值的号是一样的。先来感受一下:

图2: H=0,S变化

设置不同的S值,人物确实是按一定比例放大缩小,实测S值最小-5.5555556,设置完直接死机,最大多少不知道,我怕手机爆炸。我们采样-2,-1,0,1,2等比较小的值,对哒,较小的值做较细致的数据分析。设定刻度表的基线为0,以号作为单位,规则是数值越大越高,目测和叠图,数像素坐标计算号数。例如:S=0,H=0,约35.4号。

图3:H=0,S值变化对应的身高曲线

对以上数据做拟合:

还不错吧,N天的努力,目测和叠图少说也有大几十张,没白费,拟合度蛮高的。随着中秋光遇版本更新,修改S和H值的地方我找不着了,却找到了S值比例系数!!!我他喵的白费了功夫!!!!!该数据在原来上号测身高位置往下走一段,有条件的小伙伴阔以去看看。连忙转站国际服,修改S和H值,把数据弄下来。验证过几个,和国服一样的。

图4:S比例系数采样

数据拟合,线性:y = 0.126x + 0.7,拟合度:1

简单不?转换图3数据拟合的函数: y = 0.126143273395767x + 0.7,准确度高不高,关系不大啦。

根据实际目测的数据拟合以及上面找到的S比例系数,我们有理由推断,当H值不变,S值变化时,游戏人物大小比例系数:

Y = 0.126×S + 0.7

那么身高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系数呢,可能有,很遗憾我至今没找着,谁要是找着,估计就结案了。我们只能继续从表面分析H值变化对身高的影响。S和H值正常范围,变化太微小了,我们放大来看,这样比较容易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。图5,S=-5.5,变化H值。当H值由50变到60的时候,H增加10,身高并没有明显的号数级变化,当H为600时,人物虽然是变形的,但和H60比,目测有10倍级左右变化。当H由600变到700的时候,也没有明显的+100数量级变化,更像是700/600=1.167倍的变化。

图5: S=-5.5,H值变化

再来,图4,S=-5.5和-5.55的S比例系数是10倍关系,S=-5.4和-5.5是约2.8倍关系。图6,从视角效果上看(叠图也能看个大概的),f(S-5.55, H10000)≈f(S-5.5,H1000),f(S-5.4,1000)≈f(S-5.55,1000)*个位数级。我们有理由推断,身高≈S(s)*H(h),相乘的关系而不是线性相加。如:S(-5.5)*H(700)≈S(-5.5)*H(600)*700/600。

图6

另一方面,H值由正常范围到越来越小时,人物的腿部或者下半身越来越短的,H=-3小短腿,H=-5,人物保持跪姿,H=-5.55555,人物贴地腿快没了,H=-5.5555556,人物迅速下沉死机。H值正常的范围大家平时能感受到,图7只放了极端的情况。可以看到,人物大小还是保持和S等比的号数级大小。

图7

现在我们看S和H正常范围的细小变化,设置S=0,改变H值,目测,叠图,数像素点计算号数,地面基线为0号,规则是数值越大越高,得到如下图身高曲线。可以看出,身高变化非线性明显,如果这是真的,就比较麻烦了。只要做线性拟合,都会有误差的,即使只选取H±2的范围做拟合,放大来看,偏差依然比较大。光遇身高4000种,说明精确至少0.001。早期很多号的S值是整数±0.00几,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这点,不然它这个设值就没有意义,S = 0得了。当然我们要求并不是很高,号数精确到0.1就行,所以选择±2的范围做线性拟合,可行性可能还是比较高的。

图8:S=0,H变化对应的身高曲线

前面不是说过嘛,默认站姿腿不是并拢站直的,那立正测量是不是更准确且比默认站姿高,那身高变化曲线是不是变线性啦?我们对比看看,如下图。我做过不少叠图,很遗憾,头顶线几乎是一样的,变得明显的是脚底,头顶线像无形的结界,高出多少往地里埋,啊这。。。(除非我搞错了,我也希望是)。图7其实也是一个道理,当H值很小-5.55555时,那根无形的身高线无限贴地板,按理说我S那么大,我应该挺高的,不行,被按在地板上,只是形状大,身高线无限贴地。另,当H很大时,人物是劈腿或坐着的,即使人物形状并不是很大,如图6,S=-5.4,H=1000, 人物远没有图2,S=50,H=0高。综合这些,身高问题是发散的,嗷。或许光遇并不关心身高,仅是按它的内在原理建模而已。我做过不少指数,对数等曲线拟合,能力有限,找不到和身高拟合度比较高的。或许人物身高,并没有一个直接的数学公式f(H)。

图9

这个神奇的-5.55555556,以及无形的身高枷锁线困扰着我。既然问题发散,我们思维也发散。先看一组图,考虑文章过长以及仅是猜想也没有很确凿的依据,就不展开讲推导过程了,看图片附带的描述。直接说结论:人物建模中心点高度:y = f(s)*f(h),类似图里的指数函数。这样很多问题都能解释的通,如-5.55555556,如:不管立正还是默认站姿,中心点高度不变,默认站姿转立正站姿时,上半身变化不大,下半身脚下沉。如果说这是真的,那以后见面谈论身高是不是得改口说,我的胸腔高度2号,而你只有14,显然不太合适。emmmm,走远了。

图10

我只是要你告诉我我现在几号,你跟我扯那么多。好吧好吧,我们再去别处找找答案。顺着内存,S比例系数往下走,有大概100左右的数据段与S和H有关,如图11。推断是建模相关的数据。数据采样自国际服,iOS国服和安卓官服具体数据各有差别,可能建模的系统不一样,但规律是一样的。红色标注的和H值有关的,蓝色标注的和S值有关。可以看出两个规律:1.当H值相同时,H值相关的字段是一样的,如H=-2时,0,0.25,0.5,0.75等,100组左右我都读了,这里截取前面一段。2. H值越大,分段越多,如H=2,0,0.166,0.33,0.5,0.83。H值=-0.55555时,印象中只有两段,0,0.5。H=1000时分得更细,我没有进一步分析。还有一个规律,这张图没体现出来,懒得整理数据了。规律3:当H值临近,比如-1.95,也是0,0.25,0.5,0.75等分段的,这时按一定比例改变S系数。我只看了个大概。

图11

从规律1,我们可以推断,当H值一样时,建模的模是一样的,也就是人物的形状是一样的,只是大小不一样,即S不一样。规律2可以看出,H值越大,数据段更多,可能是模型某些部位拉伸或者占比更多。规律3可以推断:人物建模可能是区间线性的,例如-2到2,大概分-2,-0.57,1.852,2四个区间,也就有四个体型。我们设值感受一下,如图12。

图12

这些数据段具体含义是什么,可能搞脚本的人才们有思路和方法搞清楚。但可以比较明确的知道,不单单代表高度,还有各个部位的拉伸以及站姿等形状变化。下图摘自[3],官方给startup-z的回复。划线这俩句话结合3个规律,很耐人寻味的。注意哦,都是size,而且as size increases/decreases和as increases/decrease size,按个人的中文思维,是有点不同的,精通英文的阔以解释一下。另外喝魔法查看Scale和Height,我没看错的话,并不是原来自己的Scale±2,而是=±2,不是原来自己的Height±3,而是=±3。例如,我Height是-1.996,喝矮人魔法不太可能是Height=-1.996-3=-4.996,也不是我原来高度-3。个人觉得官方的表达有点糊弄人。

图13

都啥时候了,还没告诉我我现在几号。嗷,尽快。不管腿是否站直等什么的了,大家遵循一样的规则,就是相对公平的。参考上面三个规律以及前面分析的所有,我们可以推断:只要目测和拟合(S=0,H)的身高曲线,找准这些模,当S变化时,乘以相应倍数就好,因为S是线性变化的。那么:

其实催我问身高号数的那个家伙,要求并不是很高,精度到0.1就行,所以取H ±2或±3范围,线性或者非线性拟合都是可行的,只是(S=0,H)的身高曲线准确度至关重要。惯例:地面基线为0号,数值越大越高,刻度表0号线多次采样求平均为42.75078121号。S=0,H值变化的采样点及曲线拟合如下。

图14:S=0,H变化对应的身高曲线

最终由猫抓阄决定,选择H±3以及非线性拟合,转换成身高号数同时精度选择0.0001。身高公式如下:

光遇游戏人物身高公式

其实公式:身高=7.6-8.3×Scale-3×Height也是可以按建模理解的,只不过S和H是线性相加,不是相乘。S = 0,身高=7.6-3×Height,S变化时,身高线在Y轴上下平移8.3×S,也就是人物大小变化比例y =8.3×S+7.6=(1.09×S+1) ×7.6=(0.764473684210526×S+0.7) ×10.857142857142857。对比比例的系数Y = 0.126×S + 0.7,可以看出该公式放大了S值对身高的影响;我们退一步说,这个Y = 0.126×S + 0.7啥也不是,那我的叠图不至于那么离谱吧?再退一步说,我的叠图就那么离谱,那举个例子,S=0.25的矮人面具身高14.525,和正常最矮身高14.43差0.1;再退一步说,公式只适用于H±2的范围,那S=0.25,H=-2会不会是11.5这么高。再说S和H线性加的关系,当S=-5.55,H变化别说个位数百位数了,千位数才能肉眼看到变化,我们依然可以说公式只使用于(S-0.1~0.25,H±2)的范围,0.3左右偏差,目测都很难区分了,我们不追求精度到0.001。

另外因为公式是线性且有整数3斜率,所以有最高1.6,最矮13.6,Y轴上下平移,就有整整齐齐的最高0,1,2最矮12,13,14。只要斜率不是整数,如斜率3.07,身高上下限就没那么整齐,如果这么整齐是真的,那么斜率3百分百无误差。

上述这些仅是个人分析,其实只要不是真理或者说官方标准,有误差都是可以接受的,实用性强就是可用的。下面是俩公式一些身高值对比。可重塑最高那一栏,除了大只佬和小不点,其他的差别不是很大(貌似该公式提出者有说过,高的误差小,矮的误差大。[1])

图15

两公式模型上的不同,就不多说了,说一些结果不同:

1. 每个号的上下限范围有所不同,区间有所不同

2. H值斜率,前者小,换句话说,H值变化对身高的影响偏小。前者公式,S值对身高变化的影响偏大,上面有细说。偏小偏大是两者相比,并不是和真实的准确无误差的那个值比

相同点:可以说,都有误差,至于谁的误差更小,不知道。但是,如果我们要求不是很高,公式实用性还是挺大的。误差范围在±0.5行不行,可能不太行,那±0.3呢,还是说±0.1。

那么,结论:

光遇游戏人物身高公式

个人认为,身高=f(S=0,H) ×(0.126×S+0.7)/0.7,该数学模型更贴近真实,且0.126×S+0.7这个S比例系数可以说是破解的。只要S=0,H变化的身高曲线f采样得足够准确,或许我们可以做到误差±0.1甚至更小。

如果我的分析,对你有用,很荣幸。如果你有发现哪里有错误或者不足或者有更好的思路或解决方法,期待能和你探讨。如果你是目测和叠图高手,我需要你的帮助。如果你是那个花了钱找我测身高的,宝子!给个好评呗,谢谢!!

这里是骄宝,来自淘宝:骄宝的光遇小店。

最后附一些叠图,武士裤俩叠图来源于引用[1],刻度表的叠图,13分刻度线的来源于引用[4]。我采样点的图就不放发啦,采样点是因,公式是果,拿果来核对因意义不大,毕竟拟合度还是比较高的。另外写这篇文章引用到的东西,侵删。

[1] https://mbd.baidu.com/ma/s/Ah0HSyyu 装小白

[2] 身高=7.6-8.3×Scale-3×Height 微博@startup-z

[3]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read/cv8315829 startup-z

[4]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read/cv8457425 lea笠鸦

[5] https://thatgamecompany.helpshift.com/a/sky-children-of-the-light/?s=gameplay-features&f=how-does-the-resize-potion-work-and-where-can-i-get-more&p=all thatgamecompany

[6] 目测方法参考指南 作者在图片正上方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